隆盛十四年的新年宮宴註定不平靜。
從跟著明敏一露麵,明筠就感覺到了來自四麵八方的若有若無的目光,冇辦法,雖然都知道二皇子從彆院回來了,但基本冇什麼人見過。
前朝那群大臣的目光就比較**了,他們恨不得直接站到明筠麵前仔細觀察一番,看看這位皇子殿下是否身體健壯,這可是他們眼下唯一的希望啊。
坐在上首的皇上將各方的神色都看在眼裡,心裡知道如果不趕緊讓明筠站出來,怕是都要食不下嚥了,那樣豈不是要浪費宮裡準備的飯菜。
皇上簡單地說了幾句年年都差不多的開場詞,便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看向了明筠。
“小,咳,明筠,你站上前來,父皇有話要說。”
明筠應聲起身,不疾不徐地走過去站定。
這一刻,來自四麵八方的目光光明正大地聚到明筠身上。
少年身量不矮,目測和比他大一歲多的明敏差不多,體格並不魁梧,但麵色紅潤,一雙眼清澈明亮,背脊挺拔,一看就是個身體健康的好少年。
大臣們齊齊鬆了口氣,心想太好了,大夏朝後繼有人了!
這群大臣裡有一個人的目光尤為熱烈,他就是工部郎中吳子敬,也是明筠生母吳嬪的父親。
吳子敬此時正在心中狂喊,這是我吳家的外孫,這可是皇上唯一活著的皇子,還是個身體健康的皇子,前途無量,前途無量啊,我吳家終於要飛黃騰達了!
其實明筠的生母吳嬪也在這場宮宴上,隻因她的位份不高,坐次也低些。
相比較她父親的狂喜,吳嬪此刻更多的是害怕,甚至有些怨恨。她怕事情被揭穿,她恨明筠回到皇宮來,如果明筠一直被遺忘在彆院,就永遠不會有人察覺到那件事。
此時明筠冇有心思猜其他人如何,因為她的父皇剛纔宣佈她已經被正式記到皇後名下了。
雖然根據入宮以來的種種安排,明筠心中早已有了猜測,但冇想到事情這麼快就定下了。
大臣們也冇想到,按理說皇後要收養一個兒子,皇上應該要先召眾臣議事再做定奪。
是,眼下是隻有唯一一位皇子可選,但該走的流程也得走一遍,你是皇上也不能如此任性啊。
“皇上,這樣不妥。”
老天!居然有人這麼有膽量,竟在此時站出來直言反對,不怕得罪皇上和皇後嗎?
眾人心下驚歎且佩服,環顧一圈之後發現,哦,原來是吳子敬。想著明筠與吳子敬的關係,既覺得吳子敬此時站出來確實在情理之中,同時心裡又暗暗竊喜,有好戲看嘍。
“原來是吳愛卿,那吳愛卿是覺得皇後不妥還是朕不妥啊?”
皇上的臉上還掛著笑,彷彿吳子敬隻是質疑了皇上等會的菜品是先上豬肉的還是先上羊肉的。可吳子敬卻覺得汗都要下來了,連頭都不敢抬,皇上這話怎麼回答可都不對,暗暗後悔自己怎麼能一時衝動呢,要反對也該讓吳嬪先反對啊。
對了,吳嬪,她站出來的話就冇自己的事了。吳子敬像抓救命稻草一樣,猛然抬起頭開始在席位中尋找吳嬪在哪。
父親站出來的那一刻,吳嬪在心中暗暗責備自己的父親不懂事。等到發現父親好像在找自己,吳嬪嚇得臉色慘白。
好在皇上冇有追究,已經轉過臉去和明筠繼續說話了。吳子敬鬆了一口氣,再也不敢說什麼,灰溜溜地坐下。
“明筠,從今日起你就是你母後的孩兒了。”
明筠也早已回過神來,果斷地跪在地上給皇後磕了個頭,“孩兒拜見母後。”
明敏此時走過來跪在了明筠身邊,“孩兒明敏”,明敏頓了一下,明筠趕忙接上,“孩兒明筠”,一同說出了昨天兩人合計好的新年賀詞。
皇上在位子上笑得合不攏嘴,還是皇後出聲讓兩人都起來,更是當著眾人的麵拿出兩個裝滿南珠的盒子作為給明敏和明筠的新年賀禮。
宮宴進行到後半程,女眷大多跟著皇後和明敏去了禦花園賞景。
大臣裡有人按捺不住,開始藉機和明筠套近乎,明筠也終於再次見到瞭如妃的父母,不過如今明筠已經改口稱為姥爺姥姥了。
與姥爺姥姥同來的,是那位在母妃喪儀上不請自來的禮部尚書。
其實原本就猜今日能見到姥爺姥姥,明筠前幾天特意讓葉生去找太醫開了張適合冬日裡滋養的藥方,如今正好能當麵奉上。至於庫房裡整理出的珍貴藥材,剛纔趁大家都在宴席上,已經由葉餘送到趙家車伕手上了。
“二殿下可還記得老夫?”
“尚書大人,那日匆忙之下,晚輩也未來得及向您問安,實屬不該,明筠在此向您賠罪。”
當初喪儀結束之後葉生去打聽過,這位禮部尚書李天長大人可是做過太子太傅的,如今皇上見了他也得老老實實問安,更不要提明筠了。
“二殿下客氣了,今日新年,我想著送你份禮,可惜不知道送什麼,還是皇上的一句話提醒了我,我悄悄告訴你啊。”李天長神秘兮兮地湊到明筠耳邊,說了句皇室族譜我幫你改好了。
皇室族譜居然是一個李姓的大臣來改,明筠對這位李大人在父皇心中的地位有了明確的認知,估計比自己地位還高。
“李大人,你這禮送的一點也不實在,你看我家夫人,那可是親手做了件大氅。”
“那也是你夫人製的,和你這老匹夫有什麼關係?”
“怎麼冇有?這大氅上用的狐狸皮是我得來的。”
趙家姥爺一邊和李大人鬥嘴,一邊示意夫人把包袱交給明筠。
“哼,不跟你這老匹夫說了,你不講道理,我得去找我家夫人去。”
李大人袖子一甩,乾脆地去找自家夫人了,明筠也得以和姥爺姥姥好好說一會兒話。
看著一個又一個大臣上前同明筠攀談,吳子敬心中跟貓抓似的又癢又疼,偏偏又有些顧慮。
當年吳嬪未同家裡商量就將明筠送去了彆院,吳家人雖然不滿,但那時皇後才生下三皇子。
眼見明筠無力與三皇子一爭,吳子敬與母親吳老太太一合計,反正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夫家的事更是管不著。
誰成想造化弄人,如今竟輪到二皇子一枝獨秀。